<acronym id="w2ejz"><address id="w2ejz"></address></acronym>
<s id="w2ejz"><acronym id="w2ejz"></acronym></s><button id="w2ejz"></button>

<th id="w2ejz"></th>

    1. <button id="w2ejz"></button>
      <th id="w2ejz"></th><dd id="w2ejz"></dd><dd id="w2ejz"><optgroup id="w2ejz"></optgroup></dd><dd id="w2ejz"><center id="w2ejz"></center></dd>
    2. 設置首頁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幫助 | XBRL中國 會計準則委員會

      在這里讀懂會計

      已有3748用戶貢獻34284詞條
       會計詞吧《潘序倫回憶錄》吧 — 瀏覽貼子

       快速回復 共有貼子數2篇   [1]  

      1 潘序倫先生回憶錄(九)
      九.取之于社會 用之于社會 取之于會計 用之于會計
        我國古代相傳,有這樣一句名言:“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把它譯成的白話文,就是說:品行端正的人,如有過多的財富,他就會想到一生依食無憂,因之可能耽于逸樂,不思進取。至于品行不端之人,有了過多的財富,就很容易犯衣食住行的浪費,甚至犯嫖賭等觸及刑律的罪惡行為。我認為,多財總是一件好事,但一個人多了財富,首先應當考慮用財之道,應當把多余之財,用于有益于人民大眾的事業上。我一生聚財、用財之道,就是遵循這一主旨的。

        前面已經說到,1924年秋我從美國留學回國后,就擔任了國立東南大學附設上海商科大學教務主任兼會計系主任,同時兼任暨南大學商學院院長職務。當時我每月約有銀幣五百元的收入。同時我還寫了《簿記與會計》和《公司理財》兩本英文教科書,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行銷全國。按照當時通行的辦法,我可向該館抽取每書定價15%的“版稅”,這樣我每月的收入又增加了數百文。由于我生活上早已節約成性,因之不到兩年,我就有了兩萬五千元的銀行存款。有了這筆錢,我首先考慮到我留學時,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照南先生曾先后資助過我約為當時銀幣一萬元。于是我就以“飲水思源”之義,樂捐一萬元為簡先生設立“思源助學基金”,專為幫助學習成績優良而生計貧寒的學生,完成其學業之用。那時我有一位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王志莘,他赴美留學也是受到新加坡一位華僑資助的。他聽說我要為簡先生設立“思源助學金”,也要為他的資助人出資三千元,加在我的捐數之內,共襄這項“盛事”。但他家境貧寒,當時無款可付,我就為他墊付了三千元,這樣助學金的總額成為一萬三千元。此數誠是微不足道,但我們這一行動卻引起了當時負有盛名的幾位教育界老前輩的贊許。我和王志莘就敦聘他們為基金的董事,組成了一個董事會,全權管理基金的保管和分配。接受這項獎學金的人數,先后有數十人,其中不少都已成才,正在為新中國的建設出力。所可惜的是,這筆長期存在銀行的基金,因國民黨所發行的“法幣”逐年貶值,直到這一萬三千元的實值,已變為灰塵而告終。這是我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的一個開端。

        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簡照南先生選派分赴英、美兩國留學的學生,總計約有50余人。我在幾年后,又約同全體同學在簡先生上海市北京西路的寓所“覺園”(即現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院址)內,合建了一座“思源亭”,并請名教育家黃炎培老師撰寫碑文,建立碑碣,以垂永久。聽說在“文革”中亭碑俱遭毀壞無存。以上這些,也反映我當時的感恩圖報思想。

        從1927年起,我所設立的立信會計補習學校,報名入學的學生人數很多,在上海市各區設立的總校和分校,一時竟有11所之多。這些學校的開支是非常節約的。所以學校所收學生的學費,除去教職員工的工資、房租、水電等費用外,每學期均有節余。我就把這些節余款項為學校購置了幾所校址,因而當時就有“取之于學生,用之于學生”的口號。

        1937年,我和那時的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同仁籌辦私立立信會計??茖W校,我們除把所編《立信會計叢書》的版權(每年可收版稅約四萬余銀元),全部捐贈與立信會專外,我自己也把歷年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職業收入中積累的銀元6萬元,捐給會專作為建?;?。這就是我立信同仁“取之于會計,用之于會計”的一項實例。

        1945年伙,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從重慶回滬,同時把原由上海遷往重慶的會計??茖W校遷回上海。當時上海徐家匯立信會計??茖W校校舍還在籌建之中,一時專校無校址可用,因之我就把我原建在上海長樂路(那時名為蒲石路)的五開間三層樓的一所住宅,捐贈與專校作為臨時校舍。接下來這所校舍就成為專校夜校部的永久校舍。并利用它的日間空閑,創建了立信高級會計職業學校,相當于現在的會計中等專業學校。在建造徐家匯新校舍中,我自己又捐出一萬元美金,建造了一座體育館。

        在全國解放初期,上海、重慶和廣州等地,各類私立立信會計學校陸續移交給當地人民政府接辦時,除了幾十座校舍和大量圖書、設備外,上海??茖W校還存有現款人民幣四萬五千余元,重慶高職校也有現款五千元,都全部移交清楚,涓滴歸公。

        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沖擊,現在已經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這段不愉快的經歷就不再去說它了。1979年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的財物,全部作價人民幣八萬余元發還給我。我得到這筆發還的錢以后,當時想到自己已是年逾八旬,風燭殘年,我的兩個女兒也都已自立,我老夫妻倆人毋需擁有這樣一筆巨款。那時,正當上海市會計學會成立,我就把發還的半數四萬元,捐贈該會作為基金。

        198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復辦立信會計??茖W校,一生夙愿,在共產黨領導下,得到發揚光大,我真萬分高興。我又從剩余的四萬五千元銀行存款中捐贈三萬五千元給學校,作為優秀學生的獎學金。只是杯水車薪,為數過少,后來承上海??茖W校第一屆畢業生、現任立信會計海外校友會顧問楊國樹同學捐贈了人民幣四萬五千元,又承上海立信紙品廠捐助一萬元和前重慶立信校董、現是香港企業家查濟民先生慨捐一萬元,這樣,共湊足人民幣十萬元之數,以我的名義在學校設立了獎學金。有了這個基礎,我相信還會有許多立信校友,象過去一樣集腋成裘,慷慨繼續捐贈,使基金數額日益增加,為祖國造就更多更好的會計人才。

        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取之于會計,用之于會計。這就是我一生聚財、用財的目的和歸宿。

      作者:歪C歪    2007/9/4 9:05:07    回復此發言


      2 Re:潘序倫先生回憶錄(九)
      不錯哦

      作者:academing    2007/12/30 16:39:05    回復此發言


       共有貼子數2篇   [1]  


       回復:
      游客也可發言(記錄IP),請遵守視野網站言論規則文明發言
      注冊用戶發主貼獲視野積分2分,跟帖1分。
      標題:
      內容:
      驗證碼: 請在驗證碼框輸入
      視野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訂閱視野微信,
      每日獲取最新會計資訊
      視野官方APP免費下載
      會計資訊、財經法規快查、
      會計視野論壇三大APP
      訂閱視野周刊
      每周十分鐘,盡知行業事
      立即訂閱
      閱讀平臺上看視野
      網易云閱讀
      鮮果 Zaker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旗下更多網站:學院主頁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  亞太財經與發展學院

      上海市青浦區蟠龍路200號(201702)    聯系技術:021-69768000-68145

      工作時間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201028      滬ICP備05013522號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中國會計視野網站 版權所有  關于視野  廣告服務  聯系我們  關于版權  視野動態  意見反饋
      X

      一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www一,一级A一级A片在线免费视频,哦美一级黄色网站,日本黄色一级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