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w2ejz"><address id="w2ejz"></address></acronym>
<s id="w2ejz"><acronym id="w2ejz"></acronym></s><button id="w2ejz"></button>

<th id="w2ejz"></th>

    1. <button id="w2ejz"></button>
      <th id="w2ejz"></th><dd id="w2ejz"></dd><dd id="w2ejz"><optgroup id="w2ejz"></optgroup></dd><dd id="w2ejz"><center id="w2ejz"></center></dd>
    2. 設置首頁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幫助 | XBRL中國 會計準則委員會

      在這里讀懂會計

      已有3748用戶貢獻34284詞條
       會計詞吧《我親歷的會計風暴》吧 — 瀏覽貼子

       快速回復 共有貼子數5篇   [1]  

      1 第一章 風生水起 
        轉自無憂會計論壇

        老外一臉茫然地說:“我看不懂你們的會計報表!”因此,1億多元的世界銀行貸款成了無從下口的刺猬;請安達信會計公司做一份香港B股上市的報表,得花300多萬港元。
        變遷,是新中國會計制度前40余年的脈動。但是,無論對這種變革如何過高估計,它仍然充滿了計劃經濟的烙印,它也仍然沒有抹掉蘇式會計的“胎印”。
        當全國許多地方還在舊會計制度的模式下亦步亦趨的時候,破冰之水在深圳已漸成涓涓細流。
        在一項重大決策面前,有時候,捅破一張紙也需要勇氣。

      1.老外一臉茫然地說:我看不懂你們的會計報表

        1988年,剛剛步入財政部會計司,我就被兩件棘手的事所困擾。
        第一件事發生在北京。
        會計司接到鐵道部的一個請求:讓會計司主管工業會計制度的同志幫助他們設計有別于現行工業會計制度的一套會計報表。
        本來,會計司是行業制度的國家最高主管部門,設計會計報表是我們的“拿手好戲”。但是,當會計司二處了解事情的原委后,也開始犯難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1988年前后,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是困擾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國務院制定了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的方針政策,由于資金的短缺,鐵道部決定向世界銀行申請100多億元的貸款,用于鐵路建設。在經過前期的幾番磋商之后,世界銀行初步同意了這筆貸款,但是在接下來的洽談中,卻“卡了殼”,這“殼”卡的不是別的地方,而是鐵道部提供給世界銀行的會計報表上。
        按照國內通行的做法,鐵道部以“資金平衡”的模式做了一張報表,但世界銀行的專家卻不認這個“賬”,老外一臉茫然地說:“我看不懂你們的會計報表,我們要的是按資產負債表方式做的會計報表?!?br>   在當時,資產負債表對許多國內的會計人員來說,這是從未做過的事情,甚至有的人更是聞所未聞;100多億元的世界銀行貸款一下子成了無從下口的刺猬。
        鐵道部不愿意丟掉這100多億元的貸款,只好向財政部會計司“求救”。
        不要資金平衡表,而要資產負債表,這也給會計司提出了一個難題。資金平衡表是財政部主持制定的統一會計制度,在中國執行了幾十年,怎么一下子外國人就把它推翻了呢?這個會不會引起連鎖反應呢?關鍵是按資產負債表模式改革會計制度,是我們準備做的,一下子改過來,會涉及國有企業的產權問題等等。
        盡管在思想上想不通,也盡管有諸多的顧慮,但是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100多億元的貸款因為一張報表而“泡湯”吧!無奈之下,會計司和鐵道部想了一個“轍”:按照資金平衡表的數字再搞一個資產負債表。
        毫無疑問,這個資產負債表是一個臨時拼湊的東西,許多數字的來路不明,歸類也不科學。
        盡管后來這份臨時拼湊的會計報表幾經修改,通過了世界銀行的審查,最終得到了這筆貸款,但是這件事卻在我心里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也催生了我們改革會計制度的決心。
      無獨有偶,第二件這樣的事在上海也發生了。
        上海飛樂公司是上海最早實行股份制的企業,公司的業績不錯,幾年內生產規模也得到了擴大。為了追求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公司決定發行B股,在香港上市。
        但是,當上海飛樂公司將自己的資金平衡表提供給香港方面時,香港方面對此也不認同。
      又是在萬般無奈之下,上海飛樂公司請來美國安達信會計公司來給自己按照香港方面的要求編制一套會計報表,當問及報酬時,安達信會計公司開的價錢讓飛樂公司的人直咋舌:“320萬港元”。
        后來,幾經談判,以180萬港元成交,這就是一張“資產負債會計報表”的價值,另外,這又何嘗不是“資金平衡會計報表”的損失呢?
        當時,在中國,這樣的例子遠不止這兩起。
        高尚全同志在他的《中國為什么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文中就十分關注此類問題。
      高尚全在文章開篇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形成的,這種體制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啟動工業化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種體制隨著經濟的發展,其弊端越來越暴露出來。其弊端主要是國家對企業管得過多、過死,政企不分,企業作為政府的附屬物,排斥了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在分配上是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在所有制結構上,取向單一化,嚴重地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br>   高尚全說:“當前,世界經濟向國際化、集團化、一體化方向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整個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跨國公司已經成為經濟活動的主要組織者。根據世界銀行的材料統計,現在世界上有35000個跨國公司,總資產達到1.6萬億元,貿易量占全世界貿易總量的1/3。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參與國際分工、參與國際競爭,在運行機制上必須和世界接軌。如果還是靠兩種體制,在兩個軌道上運行,國際上搞市場經濟,我們還是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這樣不要說參與,連門都進不去?,F在提出恢復我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締約國的地位,要進入關貿總協定,我國的貿易就要遵守國際貿易的統一規則,不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br>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未完全確立的20世紀90年代,其實在經濟活動“你搞你的,我搞我的”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具體到會計制度,國外很多國家的會計制度都是通行的,而我國的會計制度卻“我行我素”,與之不接軌、相矛盾。
        高尚全同志的這篇文章還舉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小故事:“最近,美國《幸?!冯s志的記者來采訪我,我對他說,你們公布的世界500家企業名單,我們很感興趣,我們有些企業要爭取在你們公布的500家企業中榜上有名。他說,你們進入500家企業我們歡迎,但是你們的財會制度和國際上不一樣,標準不一樣,不好衡量,所以進入500家企業行列就很困難?!?br>   在改革開放一段時期之后,中國經濟要走向國際化,中國現行的會計制度遭遇這樣的尷尬在所難免。
        我曾經多次在心里問自己:“中國執行了40多年的會計制度到底怎么了?”
      2.變遷:新中國會計制度的前40余年

        1950年7月1日,新中國的第一個統一會計制度《中央重工業部所屬企業及經濟機構統一會計制度》開始施行。
        新中國一成立,便開始逐步實行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了加強中央對全國經濟的調控,新中國在會計建設方面的第一個重大舉措便是著手建立統一會計制度。
      百廢待興是新中國當時的現狀。
        隨后,輕工業部、紡織工業部、燃料工業部、鐵道部、交通部、郵電部、貿易部、農業部、衛生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和出版總署等部門的統一會計制度也陸續頒布施行。
        統一會計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會計規范建設成果,它在中國會計規范建設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首先,統一會計制度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完成制定和審批工作并予以頒布施行,本身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果,它為新中國整頓會計工作、建立會計工作秩序提供了依據;其次,統一會計制度一直是我國解放后會計規范建設的基礎,如它規定的會計主體假設、會計分期假設、貨幣計量假設、權責發生制原則、歷史成本原則、從憑證到賬簿再到會計報告的會計工作流程等一直沿用至今,統一會計制度雖未明確說明所采用的記賬法,但從它的會計科目說明、賬簿格式和分錄舉例來看,它是主張采用借貸記賬法的,而借貸記賬法也一直沿用至今;最后,統一會計制度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如成本計算表是四種主要會計報表之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會計信息主要供上級主管部門使用,并不向社會公開,故不存在成本保密問題。
        由于各種原因,1950年統一會計制度的實行并不十分理想。
        蘇聯專家馬卡洛夫認為:“統一會計制度存在著本質上的缺點,它不適合于監督計劃完成這個任務,……阻礙了蘇聯先進經驗的采用?!?br>   于是,1952年開始施行《國營企業統一會計報表及會計科目》、《國營企業決算報告報送辦法》和《國營企業提繳折舊基金及利潤的會計處理方法》。這些會計制度力圖克服1950年統一會計制度未能注意與計劃配合的這一弱點,它不僅注意運用將實際數與計劃數進行比較這一普遍適用的方法,而且將資產負債表的格式及其項目分類方法的設置也從有利于監督計劃完成這一任務出發進行變更。因而,它們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1952年年底,財政部陸續頒布施行了國營工業企業、國營企業建設單位和國營包工(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國營供銷企業、農業企業、商業、鐵路、交通等企業的會計制度在此之后也陸續頒布施行。這些制度改變了國營工業企業會計核算制度分部門制定的狀況,實現了會計制度按照國民經濟分類的統一制定。
        為了進一步學習蘇聯的經驗,財政部于1955年對1952年的國營企業會計制度作了徹底的修改,并于1956年1月開始施行《國營工業企業基本業務標準賬戶計劃》和《國營工業企業基本業務統一會計報表》。前者按照賬戶的經濟內容將賬戶分為30類,后者包括14種會計報表。這兩大方面的變化,充分表明會計核算業務全面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標志著資本主義會計形式的最后消滅。
        此后,財政部于1956年2月頒布了《中央主管部所屬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標準賬戶計劃及會計報表格式草案》,1957年9月頒發了《地方國營工業企業基本業務簡易會計制度》,1957年12月頒布了《地方公私合營企業基本業務簡易會計制度》。這樣,企業會計制度根據企業規模、所有制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克服了所有企業適用一套會計制度的“一刀切”的現象。
        1958年中國開始進入“大躍進”的時代。在“左”傾錯誤思想的影響下,以“徹底放權、大力簡化”為原則,當時的會計制度受到了普遍的指責。雖然其中不乏有許多合理意見,如會計報表太復雜、會計科目數量過多、會計程序冗繁等,但最終結果還是會計制度遭到廢止。
        直到1959年8月,財政部為貫徹中央提出的加強經濟核算的精神,頒布了《關于國營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若干規定》;1961年11月,國務院批轉同意試行財政部擬定的《國營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規程(草案)》。它們旨在建立會計秩序,加強會計工作,健全會計機構,充實會計人員,其內容涉及對財產和資金的會計核算、成本和利潤的核算、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會計制度制定和執行、會計人員職責等。
        1962年1月,財政部頒布了《國營企業會計憑證、賬簿的格式和使用辦法(草案)》以及國營工業、建設單位等會計制度。
        1963年1月,國務院頒布了《會計人員職權試行條例》,第一次對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以及會計人員的任免和獎懲作出具體規定,這對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充實會計人員起到了重要作用。
        1966年1月1日,財政部頒布試行《工業企業會計科目及會計報表格式(草案)》,該草案充分體現了精簡的精神,將會計科目刪并為26個,會計報表減為6種。
        至此,“大躍進”時期被廢止的會計制度重新得到建立。
        從1966年起,中國開始經歷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在這十年間,企業會計制度遭到空前的浩劫。
        雖然財政部于1973年12月頒發了《國營企業會計工作規則(草案)》,并附發了《國營工業企業會計科目》、《國營工業企業會計報表》和《國營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但它們離1966年之前的會計制度已有很大的差距。
        1949~1978年間的企業會計規范建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這30年的曲折經歷,給下一階段的會計規范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敖洕桨l展,會計越重要”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會計制度雖然遭受到空前的浩劫,但會計工作畢竟還是堅持了下來。
        綜觀這一時期的企業會計規范建設,它具有如下特點:
       ?。?)企業會計規范都屬于行政制度,未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企業會計規范經歷了由分部門制定到按照國民經濟分類的統一制定,由所有企業適用一套會計制度到不同規模、不同性質企業執行不同會計制度的過程;
       ?。?)企業會計規范的內容由單獨的會計業務核算規范發展到會計業務核算和會計人員職責的規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它是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也是中國會計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br>   1980年9月18日,財政部開始施行新的工業企業會計制度,而后又分別頒布了國營供銷企業、國營施工企業、建設單位的會計制度。這些企業制度從加強經濟核算要求出發,在1973年制度的基礎上,增設了必要的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其中,會計報表主要恢復了生產費用表,該表實行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流動資產和流動基金、專項資產和專項基金三段平衡,它充分反映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會計為國家調撥資源、測算國民經濟總值服務的職能。
        為了適應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需要,財政部于1982年12月頒布了《國營對外承包企業示范會計制度--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1983年3月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試行草案)》,同年4月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工業企業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試行草案)》。1985年4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兩項會計制度經修訂后正式頒布施行。這兩項會計制度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會計實務中的原則和方法,從而與以往的會計制度形成本質的區別。
        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職能首要的不是為國家調控全國經濟服務,而是作為一種商業語言,用以溝通合資經營企業的中方與外方。
        1992年5月,《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頒布施行;同年6月,財政部頒布了《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它們在更大范圍內吸納了國際會計慣例。
        上述會計制度的出臺為下一階段我國會計規范向國際會計慣例靠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個時期會計核算制度是在恢復蘇式會計的同時,又依據中國改革中的現實情況對蘇式會計核算制度模式進行了適量的調整和變革。
        但是,無論對這種變革如何過高估計,從會計核算制度變革的長河中看,它仍然充滿了計劃經濟的烙印。換句話說,它仍然沒有抹掉蘇式會計的“胎印”。
      3.破冰之水在深圳漸成涓涓細流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最早創辦的經濟特區,同樣,在會計改革上,它也是走在全國的前列。當全國許多地方還在舊會計制度的模式下亦步亦趨的時候,破冰之水在深圳已漸成涓涓細流。
        自從中央批準試辦經濟特區以來,深圳市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外向型經濟格局基本形成,生產關系和經營方式產生了深刻的變化。
        當時,在深圳特區,多種經濟成分共存,資金以引進外資為主,經濟結構以“三資”企業為主,產品以外銷為主,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在深圳已是初露端倪,美元、港幣、人民幣、外匯券等多種貨幣在深圳市的經濟活動中大量使用,而且多元化綜合經營、股份制和企業集團化經營在深圳更是如火如荼。
        然而,在這種經濟繁榮的背后,作為生產管理和控制工具之一的會計核算,基本上沿襲了20世紀50年代形成的、以高度集中的產品經濟相適應的制度,這已經與深圳的經濟現狀和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有一位名教授曾指出:“科技控制、經濟控制與會計控制是人類社會總控制系統中的三個相關聯的子系統,它們在對社會經濟的控制中已顯示出三位一體的發展趨勢。這是科學技術變革、會計經濟變革的必然結果?!?br>   如此說來,會計在深圳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停滯不前,不但沒有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反而成了科技和經濟發展的一種羈絆。
        為此,敢為天下先的深圳市給自己確立了會計改革的指導思想:
        第一,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為工具,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本市經濟生活存在要適應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需要,具有較大的覆蓋面,帶有一定的超前性。
        第二,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多地參考和采用國際上通行的準則和慣例,為經濟管理逐步走向國際化打好基礎。
        第三,在會計核算的操作上提倡采用國際上比較先進的方法和工具。
        1988年8月,深圳市的會計改革工作拉開帷幕。
        深圳市財政局牽頭組成會計改革課題組,會計改革課題組共有33人,其中18人是深圳市財政局有關領導和處室人員,其余15人為有關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教授、會計師、高級會計師、總會計師和財務經理。課題組下設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會計報表三個專門工作小組,分頭開展調查研究和制定有關條文的工作。
        1989年4月,深圳市會計改革課題組完成了初步方案擬定工作,在其后近8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又先后組織了四次較大規模和較高理論層次的研討會,對方案進行了多方的論證和修改,參加研討的人員涉及近百個部門,總數超過400人次。
      為了慎重起見,深圳市還將反復修改過的方案交與中華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模擬性實務操作檢驗,其結果證實會計改革方案理論正確、方法可行。
        參加過深圳市會計改革方案研討會的專家、學者說:“深圳市會計改革中制定的準則和制度草案,總體結構安排適當,內容充實,有一定的質量和深度,體現了深圳特區會計的現有水平,特別是在我國沒有制定會計準則的情況下,它的出臺是難能可貴的,是適時的,它將對特區會計改革具有指導意義?!?br>   1989年,廣東省財政廳以[89]財會字86號文下發了《關于同意〈深圳經濟特區會計改革試點方案〉試行的批復》。
      1990年1月1日起,深圳市在蛇口工業區萊英達集團和萬科股份有限公司等9個單位共228家獨立核算企業中進行會計改革試點,1991年,深圳的會計改革試點單位擴大到21個集團公司,獨立核算企業達到1000多家。
        《深圳經濟特區會計改革試點方案(試行)》試點之后,在短短的1年多的時間里,就產生很好的政策效應,諸如有利于摸清企業的家底、理順產權關系;有利于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增值;有利于控制“投資饑渴癥”等等。
        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
        深圳市石化公司下屬的一家內聯企業,每年它的固定資產貸款利息為250萬元,如果這部分利息不計成本的話,1989年它的利潤為60萬元,應上繳各種稅金16.5萬元,應提取職工福利和獎勵基金17.5萬元,可用于支付利息的資金僅剩26萬元。事實上這個企業僅固定資產貸款利息一項到1989年末已形成了潛在虧損560萬元,但因過去報表反映有利潤,企業“三金”照提,獎金照發;而實行會計改革方案試點之后,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經營的財務狀況,這些問題一下子暴露無遺,從而避免了國有資產的再次流失。
        諸如此類,深圳市會計改革方案的試點工作體現了真實性、穩健性、配比性等會計原則,使扭曲、失實的會計信息返樸歸真,讓經濟管理工作有了一個堅實可靠的基礎。
        基于此,1991年5月13日,深圳市財政局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兩點建議:
        1.由政府審定,提交市人大立法,從1992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推行《會計改革方案》。
        2.或者直接由市政府審定頒布,從1992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推行《會計改革方案》。
        1991年7月30日,深圳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辦的第五期《深圳改革》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推行會計改革,規范企業行為--我市會計改革試點情況”的文章。深圳市市委書記李灝閱后批示:
        “我市會計制度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效果。目前有兩點要注意:一、會計改革方案應抓緊審定出臺,不能再拖。二、試點單位可適當擴大,甚至可以明年起全面推行。這兩件事請財政局作為主辦單位,抓緊執行,不能懈怠?!?br>   1992年1月1日,經過深圳市政府第21次常務會議的討論,深圳市政府發布實行《深圳市經濟特區企業會計準則》。
        在這份文件中,深圳市政府強調:“全面實行《深圳市經濟特區企業會計準則》,既涉及財政、稅收、審計、信貸、外匯、國有資產管理、計劃統計等宏觀政策的調整和配套改革,也涉及企業經營管理、會計政策、會計實務、投資決策、財務計劃和融資安排等微觀政策的改變和調整。因此,這是一項涉及面很廣、政策性很強、工作量很大的工作,要求政府各有關職能部門給予高度的重視,把它作為搞活特區企業、創造深圳效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br>   “春江水暖鴨先知”。此時,深圳會計改革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4.有時候,捅破一張紙更需要勇氣

        中國人大多有一種習慣:循規蹈矩。特別是像我這樣年齡的人,這種習慣表現得更甚。剛進入財政部的時候,我才40多歲,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我渴望在這樣的崗位上有所作為,所以,我也不時地告誡自己要向這種循規蹈矩的習慣作斗爭。
      那時,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已經與我相伴了20多年。在中央財經大學上學的時候,學的是這一套財務會計制度,工作后又是按照這一套理論具體操作。青海省地處西北,經濟生活中的變化遠不及沿海地區那么大,舊的財務會計制度在具體財政工作中并沒有碰到多大麻煩;至于調入財政部后耳聞目睹的這些舊會計制度的尷尬遭遇,也是我始料未及的。
        其實,舊會計制度遭遇的尷尬,就是財政部會計司遭遇的尷尬,因為按職能劃分,它是全國會計制度的主管部門,我作為會計司的一位負責人,而且分工主管會計制度,我也常為這種尷尬愁上心頭……
        1950年1月和3月的《大公報》上,著名會計學者章乃器先生發表了《應用自己的簿記原理記賬》和《再論應用自己的簿記原理記賬》兩篇文章。
        在兩篇文章里,章乃器先生主張用收付記賬法取代借貸記賬法,并將收付記賬法稱為中國人“自己的簿記原理”。
      這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當時的會計刊物《新會計》、《工業會計》、《大眾會計》等都對此進行了討論。在討論過程中,人們又逐步引出了會計本質或者說性質的大討論。
        1951年《新會計》雜志的創刊號上,發表了著名學者黃壽宸先生的題為《怎樣建立新中國會計理論基礎》的論文,該文提出:“每一個社會經濟制度都有其獨特的生產方式,因此作為一種監督和管理方法的會計,也就隨之不同?!薄霸谫Y本主義經濟制度下,產生并發展了資本主義的會計理論?!f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這樣的社會性質就決定了舊中國會計的特點……”文章還提出:“新中國的建立,標志著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的形成,這就要求:建立與資本主義會計完全不同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基礎”。
        這篇文章所提出的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應該有不同的會計理論與之適應,這一觀點在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就被演化為“不同的階級應有不同的會計”、“會計完全隸屬于階級”、“會計具有階級性”等思想。
        黃壽宸先生的論文發表不久,《新會計》1951年第4期發表了年輕學者陶德先生撰寫的《〈怎樣建立新中國會計理論基礎〉讀后》的文章。該文認為:“會計在本質上是無所謂階級性的,它只是文字與數字相結合的應用技術罷了”。
      這篇文章發表后,就立即遭到了全國性的大批判,作者也因此受到了不公正的政治待遇。
        當陶德的觀點受到批判的時候,陳重丞先生在《新會計》1951年第8期上發表了題為《會計的科學性與階級性》的論文,該文認為會計具有“兩重性”,即將會計分為“內核”與“外延”兩部分,前者是借助于“復式簿記的記賬方法來完成的,它是生產力的反映”,因而只具有科學性;后者“接受經濟學的指導,與社會經濟制度的生產關系是不可分開的”,它具有階級性。
        在陶德和陳重丞這兩位學者提出會計“無所謂階級性”和“雙重性”之后,在全國引發了對會計性質的大討論。蘇聯專家對此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蘇聯專家在《工業會計》1952年第4期上發表的題為《論會計核算的階級性》的論文中就指出:“在中國某些知識分子中間,關于一些經濟科學的階級性問題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目前還散布著關于許多經濟科學沒有階級性的這種論調,這是完全錯誤而又十分有害的論調,會計是一種有階級性的科學,是永遠執行著該社會統治階級所賦予它的那種目的和任務的科學?!K聯的經驗就證實了這一點,在蘇聯,會計已逐漸取得了只為社會主義經濟核算所特有的那種特殊的形式和技術?!?br>   蘇聯專家這一定論性意見的公開發表,幾乎使所有與之相反的學術思想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陶德和陳重丞這兩位學者也難免受到批判和政治上的壓抑。
        正是在這樣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中,我國的會計學術思想也就完全地屈從了蘇聯專家;也正是在這種會計具有階級性的思想指導下,才導致了我國長期排斥西方國家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結果。
        ……
        遍覽中國近現代的會計史,再把中國現行的會計制度與國際上通行的會計制度兩相比較,現實生活中舊會計制度與經濟發展的種種沖突讓我一次次地產生這種念頭:既然身為主管中國會計制度的一個高層官員,就應該改革這些落后的舊會計制度。
      但是,在這種令我熱血沸騰的念頭涌現之后,又有一種顧慮在我心里滋生:
        舊會計制度已經在中國存在了幾十年,一下子能把它改變過來嗎?改變一些紙上的條條框框容易,但是要改變舊會計制度在人們頭腦中產生的根深蒂固的意識卻不是一件易事。
        再者,中國的會計制度涉及的行業和人員復雜,而這些后面又有不同的利益在作祟。會計制度要改革,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而我這樣一位司局級干部,人微而言輕,能有這樣大的力量嗎?雖然說,制定和管理會計制度是會計司當仁不讓的職責,但是這種職責在一定時候并不意味著一種力量。
        更何況,我在財政部是初來乍到,一來就如此大動作,難免不會引起別人的非議,弄不好,還會像小時候捅了馬蜂窩,被喪家的馬蜂蟄得我無處藏身。
        面對中國現行會計制度的現狀和我自身的處境,我經常這樣徘徊在兩種矛盾的心態之間。
        辦公桌堆滿了各地反映舊會計制度弊端的匯報材料,看著它們,我總是陷入沉思:“舊會計制度,改還是不改?”
        在一項重大決策面前,有時候,捅破一張紙更需要勇氣。

      作者:61.152.207.*    2007/9/6 12:51:13    回復此發言


      2 Re:第一章 風生水起 

      作者:歪C歪    2007/9/6 14:25:11    回復此發言


      3 Re:第一章 風生水起 

      作者:歪C歪    2007/9/6 14:25:18    回復此發言


      4 Re:第一章 風生水起 
      OK!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115.103.104.*    2009/5/26 23:53:11    回復此發言


      5 Re:第一章 風生水起 
      今天聽楊麗榮老師談及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搜到這篇文章,向您致敬!坐看云起

      作者:221.7.7.*    2012/6/19 15:55:21    回復此發言


       共有貼子數5篇   [1]  


       回復:
      游客也可發言(記錄IP),請遵守視野網站言論規則文明發言
      注冊用戶發主貼獲視野積分2分,跟帖1分。
      標題:
      內容:
      驗證碼: 請在驗證碼框輸入
      視野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訂閱視野微信,
      每日獲取最新會計資訊
      視野官方APP免費下載
      會計資訊、財經法規快查、
      會計視野論壇三大APP
      訂閱視野周刊
      每周十分鐘,盡知行業事
      立即訂閱
      閱讀平臺上看視野
      網易云閱讀
      鮮果 Zaker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旗下更多網站:學院主頁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  亞太財經與發展學院

      上海市青浦區蟠龍路200號(201702)    聯系技術:021-69768000-68145

      工作時間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201028      滬ICP備05013522號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中國會計視野網站 版權所有  關于視野  廣告服務  聯系我們  關于版權  視野動態  意見反饋
      X

      一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www一,一级A一级A片在线免费视频,哦美一级黄色网站,日本黄色一级啪啪